Page 93 - 2019-安寧專刊
P. 93

   ▲ 2017 年 5 月 22 日本會公告「安樂死及醫師協助自殺立場聲明書」
議題的關注。蔡兆勳理事長表示,安寧緩和 醫療和安樂死的最終結果雖然是相同的,但 是過程不同。安寧緩和醫療團隊強調的是照 護能力,解決病人身體與心理的苦;安樂死 則是當下結束生命,其背後「痛苦」的根本 問題還是存在。當末期病人的「苦」,無法 解決時,往往安樂死的話題就會被提及,也 常與安寧緩和醫療混為一談。
畢竟刻意結束病人生命,不是解決病人 痛苦的好方法,反而可能讓病人失去妥善緩 解痛苦的機會。且安樂死牽涉醫療、社會道 德、宗教、倫理等廣泛層面,至今全球「安 樂死與醫師協助自殺」行為合法化的國家仍 是少數,醫學會如何因應這項熱議話題,回 應與否及如何回應須謹慎討論。2017 年蔡 世滋院長在擔任醫學會理事長任內,認為醫 學會做為一個專業學術團體,針對末期病人 的權利、安寧緩和療護病人自主權利及安樂 死等倫理議題,應有一立場聲明,除了藉此 釐清「安寧緩和療護」、「安樂死」與「醫 師協助自殺」的差異,更可再次強調安寧療 護的核心價值。
蔡世滋院長指出,身為專業人員所要做 的,便是正視病人內在的需要,給予專業的 陪伴,才是安寧緩和療護強調的善終。死亡 是人生大事,應提早準備死亡,並非等到最
後一刻才張羅。因此,透過立場聲明書的發 表,醫學會同時認為,生命教育應普及,也 應鼓勵民眾提早在意識清楚時表達意願。
註 3:2016 年年底,資深體育名主播傅達仁上書蔡英文總 統,希望為安樂死法案請命。2017 年 3 月知名華人作家瓊 瑤公開發表她寫給子媳的信件,除了交代身後事外,也表 明拒絕多項醫療處置行為,並期待台灣未來能對安樂死立 法。2016 年 9 月嘉義一名退休教師賴台生因母親罹病悟道 「愚孝」,透過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平台」提出「推動 安樂死合法」成功通過成案,促使衛生福利部在同年年底 召開公聽會回應。2010 年臥床近半世紀的王曉民(64 歲) 過世,她在 17 歲時因車禍成為植物人,年邁的父母在照顧 期間也相繼離開了,母親生前曾多次寫信向總統府請求「安 樂死」而無法如願。
尊重病人自主 安寧緩和療護團隊責任加重
先進國家認為尊重末期病人的自主性, 並追求更好的末期照顧為醫界重要的工作之 一。從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到病人自主權利法 的訂定,這是近 20、30 多年來各界推動安 寧療護,以提升末期生命的品質、追求善終 及生死兩相安的重要成果,也促使台灣的死 亡品質(Quality of Death)被評定為亞洲第 一,世界第六。面對病人自主權利法的正式 施行、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安寧緩和療護推 展到各個年齡層及不同疾病診斷與進程,安 寧緩和療護團隊在法律與政策的支持下,肩 負了更加重要的責任。
安樂死及醫師協助
自殺立場聲明書
 
 93
Chapter 3
成長主題





















































































   91   92   93   94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