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2019-安寧專刊
P. 61

 雖然死亡是生命必經的過程,然而沒 有人想死,就是因為痛不欲生而想死,但其 實內心深處是想要活下去。安寧緩和醫療與 安樂死的差異在於,安寧緩和醫療是先解決 「苦」,讓病人不苦,生活品質得到提升, 才能善終,屬於生死兩相安。
如果末期病人之「苦」,無法協助時, 安樂死的話題就會時常被提及,也常與安寧 緩和醫療混為一談,轉來安寧病房的病人也 常有安樂死想法,要求醫師提早結束生命, 經過安寧緩和醫療的照護後,病人往往能打 消結束生命的念頭。因此,蔡醫師認為,在 討論安樂死之前,應讓病人得到應有的關懷 與照顧。
因應安樂死議題, 2016 年第九屆蔡世 滋理事長,責成時任醫療法規因應工作小組 的召集人蔡兆勳理事,研擬發表一份代表安 寧緩和醫學學會的「安樂死暨醫師協助自殺 立場聲明書」,建議應提供重症、末期病人
妥適的照護,以緩和醫療的方式,讓生命不 留遺憾,醫療人員及民眾都要接受「生死」 教育,唯有提早思考、瞭解、面對死亡,才 能提早死亡準備,提早道歉、道謝、道愛、 道別。
未來趨勢 兒童與老年人安寧緩和醫療
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緩和醫療為照顧 有生命威脅的病人與家屬」。台灣已邁向高 齡化社會,老年人衰弱是不可逆的,而且會 慢慢走向死亡,安寧緩和醫療不能僅限於癌 症與非癌症病人,老年人也應當具有善終的 權利。
是否身邊的長輩常覺得自己已是老人, 不想活或活著很累?在老人比例偏高的地區 厭世的比例高,若照顧不好,則會影響家庭 與社會,因此長者需要關注的不僅是有沒有 生病,還包括他們的社會、心理、靈性問題。
 
  ▲ 為落實推動「兒童及老人安寧療護專業人員培訓推廣計畫」,蔡理事長與計畫案專家拜訪試辦醫院並召 開座談會。圖為 2017 年 9 月 4 日至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醫院拜訪說明計畫案合作事宜。
61
Chapter 2
歷史發展























































































   59   60   61   62   63